大豆栽培技术

2016-02-18 23:53:48

次阅读


 摘要:  总结了大豆栽培技术,包括选择轮作与间作方式、深耕整地与配方施肥、种子处理与机械化精量播种、苗期管理、开花结荚期管理、鼓粒成熟期管理、病虫草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内容,以期指导大豆栽培生产。  关键词大豆;栽培技术;轮作与间作;精量化播种;配方施肥;田间管理 

一.大豆基本知识 

  

大豆属于蝶形花科,大豆属。别名黄豆。我国许多古书上曾称大豆为菽,《诗经》中就有:“中原有菽,庶民采之”的记载;西晋杜预对菽字注释:“菽,大豆也”;秦汉以后就以豆字代替菽字了。大豆原产于我国,据推算,我国种植大豆已有多年的历史。欧美各国栽培大豆的历史很短,大约在世纪后期才从我国传去。本世纪年代,大豆栽培已遍及世界各国。 

  大豆按其播种季节的不同,可分为春大豆、夏大豆、秋大豆和冬大豆四类,但以春大豆占多数。春大豆一般在春天播种,十月份收获,十一月份开始进入流通渠道。[1] 

二.新疆计划扩大大豆种植面积 

疆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了解到,今后几年,新疆将把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一倍。     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陈清一介绍,目前新疆大豆种植面积为110 万亩,年产量20万吨左右,平均亩产高达182公斤,远远高出全国平均单产60公斤的水平,而且单产还在不断创新高。另外,在大豆品质方面,新疆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均超出全国平均值。 

    根据计算,目前新疆每年大豆需求缺口达到57万吨。为此,新疆将大力发展大豆生产,在几年内,把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-250万亩,2009-2010年度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创记录的1900万公顷。[2] 

三.栽培技术 

1.选择轮作与间作方式 

大豆根群分泌一种酸性有毒物质,连作使大豆缺钼;残存在土壤中的根瘤为土壤中增加不少氮素,连作会使大豆养分单一,氮素过多还会阻碍磷、钾的吸收;另外,大豆的病虫害有专一性,连作会加重病虫危害。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及薯类轮作或间套种,可达到互补效果,有利丰产。在轮作过程中,大豆播种前增施有机肥或借助前茬的后效,可有效降低迎茬的不利因素[3-5]。因此,应选择轮作或间作方式栽培大豆。 2.深耕整地与配方施肥 

大豆在播种前深耕整地并结合施有机肥,但播种前也要浅耕灭茬,为大豆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。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,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,经过化验与计算,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。一般采取分层深施,即底肥施在垄下16~18cm 处,用量约占总施肥

 

量的60%;种肥施在种下4cm 处,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%。 3.种子处理与机械化精量播种 

大豆播种前要晾晒、筛选,去除硬粒、杂粒、病粒、秕粒、虫蛀粒。从上年大豆植株中选留根瘤多的植株风干,用时将根菌摘下,磨成菌粉。将根瘤菌粉倒入少量清水中,搅均匀后拌种阴干,可增产6%~12%。东北大豆产区4 月下旬~5 月上旬开始播种,地膜大豆可适当提前播种。为保证播种质量,播种不宜过深,也不应太浅,做到深浅一致,否则将影响种子发芽及植株的整齐度。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,使植株分布均匀,播种深度为3~5cm。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,一般60cm 小垄种2 行,90~105cm 大垄种4行,小行距12cm 左右,密度加大至37.5 万~45.0 万株/hm2,可增产15%~20%,但具体密度还要依据品种特性灵活掌握。分枝多的、晚熟品种宜稀些,相反则密些;土壤肥力高的、单株生长旺盛宜稀些,相反则密些;播种期早、营养生长时间长、株体大的宜稀些,相反则密些。 4.苗期管理 

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、缺苗补苗,确保苗全,并及时间苗,剔除疙瘩苗,达到苗全、苗壮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。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,全生育期最少中耕3~4遍,中耕随根系生长状况按照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。随中耕锄草,向根部拥土,逐渐培起土埂,利于耐旱、抗倒、排涝。薄地未施底肥的,可在幼苗期追肥,对促进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均有很好作用,并且有利根瘤菌发育和增强固氮能力。如果缺墒要合理灌溉,以促花芽分化形成丰产株形。如果苗有徒长势头,在第1 片复叶展开时于晴天中午顺垄镇压豆苗,可压苗促根,增加产量。 

5.开花结荚期管理 

看苗管理,保控结合,高产田以控为主,避免过早封垄郁蔽,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好。封垄前继续锄草,酌情给水肥,弱苗初花期追肥,壮苗不追肥,以防止徒长。花荚期追磷肥效果明显。此时大豆叶面积达到最大值,耗水量增大,蒸腾强度达到高峰,需水也达到高峰期。当叶片颜色出现老绿、中午叶片萎蔫时,要及时浇水,否则花荚脱落。在盛花末期摘顶心(打去6.7cm 顶尖)可以防止倒伏,促进养分重新分配,多供给花荚。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及瘠薄土壤土的大豆不适合摘心。高产田可喷施矮壮素,以防止倒伏和旺长。另外,在始花至终花期可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肥。 6.鼓粒成熟期管理 

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,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。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转移,促粒饱增粒重,适期早熟则是该时期管理的中心。该时期缺水会使秕荚、秕粒增多,百粒重下降。秋季遇旱无雨,应及时浇水,以水攻粒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作用。 7.病虫草害防治 

大豆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、灰斑病、孢囊线虫、大豆食心虫、蚜虫等。根腐病、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、选用50%福美双或50%多福合剂按种子重量的0.4%拌种等办法防治。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,减少农药使用量。大豆田间杂草很多,化学除草要筛选出低毒、高效、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,尽量控制施用量。播种前或出苗前结合中耕进行1 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,结荚期再喷1次除草剂,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 学调控剂,以保证大豆高产[6]。

 

8.适时收获 

大豆黄熟末期为适收期。当种子含水量达到13%时可以入库。 参考文献 

[1] 改变普通大豆生物学特性提高大豆产量的研究:Ⅱ.中国... 维普资讯网 [2] 新疆农科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 

[3] 杨朝辉,刘岱松,张代平.北京市大豆栽培技术的演变[J].中国农业科学,2010(5):41-43. [4] 任艳丽.大豆栽培技术[J].农民致富之友,2009(6):4. 

[5] 何荣利.北方大豆栽培技术[J].中国农村小康科技,2010(10):25,27. [6] 王艳娇,何立国.浅谈大豆栽培技术与病害的防治。